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不少顶尖的企业像是Apple,Tesla这些科技巨头,他们的员工流失率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员工的平均工作任期只有仅仅3~7年,不少员工都表示在这些公司里工作不仅要抗压、耐劳、随时做好加班的准备,更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接受大量的挑战。也有员工表示,待在公司的时间比在自己家里的还要多,这样的工作环境实在是「不宜久留」,公司为了留住这些人才当然也是抛出了各种政策、福利。当然,相比这些行业巨头我们当然不能够一一效仿,不过我们能够参考其中的方式,思考一下如何吸纳人才,保住人才。
如何获取人才
相信有不少办公一族都有听过或光顾过Pret a Manger(以下简称为Pret),一个主打主打健康简食的英国饮食连锁企业,他们在招收员工的时候就有自己独特一套方法。在面试员工的时候,不会在乎员工的出身,更重视员工的性格,积极、开朗的性格要优于高学历或者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所以当你走进Pret的店里,你总会看到员工真切的微笑,接下来一整天都会感到满满的正能量。另外,有时店员可能会送你一杯咖啡、一份三明治,可能是因为他觉得你笑得很好看或者感觉你很会打扮,公司赋予员工能够免费赠送给客人,也不需要解释理由,所以一切就看那位员工的心情。
获取这些人才也是一个难题,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倾向找年轻一代,因为年轻一代更喜欢发挥创意,也能够打造品牌年轻、有活力的形象,但有不少传统的HR观念都要改革,迎合年轻人的市场。传统的招聘方式,像发布招聘广告和内部招聘,对比之下现在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成为了主流求职管道,如果你不是像Google那种大企业,自主招聘,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都会不如寻找外判招聘服务来的划算。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的员工储备可以达到数百人,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雇员,即使没有匹配的类型,透过这些公司的招聘网络也能够更高效的进行员工招募。
如何留住人才
就像马云说过的一句话:「员工离职的理由林林总总,最真实的只有两条: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 这些归根究柢就一条:干得不爽。」老板总抱怨员工流失率高,不如先想如何改善好员工福利,让员工心甘情愿的待在公司,总的来说分三个点:1)员工保障,2)归属感,3)成功感、满足感
让员工受到保障
Pret在饮食行业的员工流失率可以说是相当的低了,相比其他饮食同行,员工几乎是每天一换,要留住员工也是十分的不容易。像Pret,他们拥有明确的晋升制度,目前有50%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是曾经由基层做起的。对于有价值的员工,工资也是给的毫不手软,在美国的Pret,普通的服务员时薪有11美元,经理年薪则在6万美元以上。此外,还有其他福利,例如带薪休假、医疗保险等等,甚至在工作时,店内的食物员工都可以免费随便吃,没工作时去买也有半价。
公司提供这些员工福利,都是为了让员工感到自己受到保障,无论是经济上还是人身安全上,都能够提升员工的安全感和忠诚度。Google,Apple等企业巨头的员工福利做得好到让人眼红,对他们来说,人才是企业保住领先地位的资本。
Google成立至今只有短短20年,但在员工福利这方面做得可谓是最有名的,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激发创意,更是为了保留住有价值的员工。在物质上,根据母公司Alphabet在日前公布薪资数据,公司的平均年薪为19.7万美元(约150万港元),不少员工都已经是百万年薪。而在工作环境上,包你一日三餐,无限量的食物和饮料供应已经是基本,游泳池、健身房、免费接送车、还有长达三个月的无薪假期和提供员工保险。
另外,Google还有一个独立的服务团队来为员工处理一切生活上的琐事,像是家里电器坏了找熟手的修理工,计算机坏了、忘了带充电器可以可以马上借一个,甚至想要给女神送花送礼,也可以交给他们来代办,这样能让员工省下不少时间。
员工保险更是不可少的,医疗保险、退休保障等等都是对一个员工的基本保障,Google的员工的话,如果在职期间不幸死亡,除了保险金外,公司会额外支付员工薪金的一半给员工的家人长达十年之久,另外Google每个月还会提供1,000美元当做小孩的养育资金。
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坊间有进行调查,在香港不少打工仔都表示,相比一份高薪但同事关系很差,他们更愿意待在一份工资较低但同事关系和洽的公司。一个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同事关系都是十分重要,上司和下属还是同事之间的沟通,不能只靠Slack、WhatsApp这些平台,设立茶水间、休息室、和娱乐设施能让员工聚集在一块,互相交流。有不少企业每年都会举办至少一至两次的团队活动(Team Building)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
现在有不少老板都喜欢打着「寓工作于娱乐」的旗号来吸引年轻人入行,像每周一次的团队活动,上班时间可以娱乐休息一下,减轻压力等等。等正式上班后才发现和想象中相差太远,每天加班,庞大的工作量和上头施加的压力,别说每周团队活动,就连同事之间交流的机会也变少的时候,员工又怎么会有归属感呢?
Google的餐厅就是一个很好的聚集点,Google的员工更愿意留在公司里用餐,这样员工就可以在用餐的时候互相交流、认识,即使是不同的部门、阶级在用餐时也能够放下身段来交流。即便是中小企,没办法像Google一样有高档的饭堂,但作为上司,不时可以举办一下聚餐,或者提议员工都买外卖在办公室用餐。
在我上一份工作,午饭时间总是整个部门一块进行的,十几个人一块出去吃饭或者叫外卖,甚至可以买某pizza的派对套餐回来,平摊之后价格也不贵。如果有同事是带饭回来的,那就一块买外卖回办公室,这样下来基本没听过有同事离职的,只是不断有新面孔进来,午饭聚餐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样变相成为了一个公司文化。
让员工获得成功感、满足感
在中学的时候读过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趣味和责任心,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有成功、满足感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价值,对工作更有冲劲。在香港,不难找到这样的人,他们不愿工作在一个工厂式的企业,每天重复机械化的枯燥繁复的工作,作为企业,有时可以建立一些挑战,让员工获得一些成功感。但是事实却相反,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IDC 的报告指出,香港只有 28% 员工认为他们的工作是有吸引力和令人有成功感。
通常在大型企业会比较容易让员工感到满足感,就像是Google,大多数员工都会以自己在Google公司感到光荣,因为能享有各种别的公司提供不到的福利,还因为能够参与「未来」,参与设计,或率先使用革命性产品。或者说你的上司、同事是某位名人,像在Google里面工作,和你一块工作的全都是在维基百科里面名人,这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光荣的事情。所以,一家公司的成就间接的代表了员工的能力,再强大的企业也是由一位位员工的努力建立的,所以在一家成功、小有名气的员工,无论是什么职位,都会很自豪的说出自己公司的名字。
有挑战性的工作能够给员工带来成就感,因此要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指派工作,太难反而会打沉他的信心,给予员工的信任促进团队的交流,这样不仅能让员工在完成工作后获得成就感,更能增加对工作的积极性。
如何激励人才
物质上的激励(外在激励)
外在的激励无非就是钱,除了基本薪金以外,奖金、分红、期权等等都是能够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的因素,像保险销售、房地产中介等等都采用佣金制,这种以「多劳多得」的方式鼓励员工工作,也是有一定的成效。
华为是我国知名的科技企业,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薪酬管理体系,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华为支付给员工的薪金是十分优厚的,在挖掘日本区域的人才时,开出的薪金几乎是索尼、夏普的两倍。另外,华为的新进员工(需要一定级别)是可以获得或购买公司的股权,员工也可以选择变现,工作了5年左右以后,奖金加上股票收入能达20多万,再加上公司分红等等,让不少员工都心甘情愿为华为卖力工作。另外华为的薪酬机制也是十分明确的按照岗位制定统一的薪金,有价值的员工就给予升职,晋升条件也是公开透明,让员工公平竞争,奖金的发放分配也是与部门和个人的绩效改进挂钩,多劳多得,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Pret也是一样,公司每周还会派一名「神秘顾客」去各个分店,考察雇员,进行分店排名,结果和员工奖金福利直接挂钩。这种做法在香港十分常见,许多服务性行业都会雇用这些神秘顾客来测试服务质素,如果员工受到表扬的话还能收到额外的奖金。
非物质/精神上的激励(内在激励)
在精神层面上,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激励员工的效率、创意,就像在第二部分提到的Google的例子,舒适的工作环境能让员工专心在工作上,或者像Pret那样,企业文化也能影响员工,保持正面开朗的心情工作。员工之间互相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当团体里的成员利益一致时,就能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展现团队精神的力量。所以,公司要适时鼓励团队里的成员互相扶持,在困难的时候互助,这样对员工的个人发展以及工作态度都有正面的帮助。
公司对员工的信任和重视是工作态度的促进剂,被誉为「零售王国」的沃尔玛强调「尊重」员工,沃尔玛将员工称为「同仁」(Associate)而不是「员工」(Employee),因为他们认为雇员是为别人工作,而同仁是公司的伙伴,员工的工牌上写的是「我们的同事创造非凡(OUR PEOPLE MAKE DIFFERENCE)」。在公司也没有什么阶级之分,工牌上只会印有名字,当时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常常会在超市开门前和员工们围在一起聊天,完全没有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人的架子,营造出一种和谐、友好、平等的氛围。
沃尔玛这种开放式的管理方案十分重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曾经发起「给总经理写信」的活动,鼓励员工给总经理写信提出建议,他们坚信这样能让员工更关心公司,去发现公司的问题,这种概念是源自于「最好的建议反而是来自第一线的员工」,让员工感到自己是身为公司的一份子,和公司共享成果、喜悦还有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