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HR的痛苦
在公司裡面,HR可以說是最痛苦的一個部門,如果沒有經歷過這些事情,你都別說你做過HR。有沒有試過公司突然安排專案,要求在三天之內要幾十甚至上百個員工按時到崗?又或者提出諸多要求……好不容易安排下來了,然後老闆說了一句:「這個專案取消/改期啦,人都不要了吧,或者重新安排下到下個月用。」頓時心中有無數隻野馬在奔騰,腦中已經浮現了好幾種爆發的畫面,脫口而出只有簡單的兩個字:「好的」。
外人看來,人力資源這份工作就像是一個金飯碗,工資高又悠閒。不像別的部門,又要追業績又要加班趕專案,還能認識不少人,上至CEO下至普通員工,就像是接通了公司上下的通訊網路,羨煞旁人,可是事實並非如此。作為一個HR,總要到外面參加培訓和課程,瞭解最新的勞工法例和政策;做事還得處處小心謹慎,不然會遭到公司上下的圍剿,
「我的工資少了50塊錢肯定又是給HR克扣了」
「這個新人感覺不怎麼樣啊,面試的時候怎麼沒看准」
每當哪個部門業績不達標,進度趕不上的時候,問題就歸咎在HR上,如果為公司招到更多或更有能力的員工……HR又怎麼會是別人眼中那麼輕鬆的?
HR的日常
處理公司上下員工的各種行政工作,像績效評估、報稅、薪酬處理、員工福利和保險、強積金等等。這些工作,哪一個不是要和《勞動法》、《雇傭條例》打交道,HR要負責管理所有員工的各種資料為員工報稅,像是:
- 薪酬記錄(最少保留7年)
- 個人資料(姓名、地址、婚姻狀況等)
- 受雇性質、職位以及福利等(假期、花紅、員工宿舍等)
- 強積金的供款記錄
- 雇傭合約(內容以及工作時間週期)
參考文章:《香港的競爭力是否要歸功於低稅率?》
當公司有員工離職,那HR就要挖地三尺把這名員工歷年的資料全部挖出來,為其計算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如果給晚了,公司還要額外支付利息,甚至違反《雇傭條例》而被罰款,對公司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視的。
自從做了HR之後,每天面對的都是枯燥的行政工作,機械化的處理和記錄員工的資料。羡慕別人的工作,每天都是新的挑戰,構思新的創意,面對各式各樣的客戶,每當公司接到專案後:
「這次公司接了大項目,幫我找兩百個臨時員工回來吧,這幾天定下來吧,下周就要了」
「什麼,兩百個?還要下周?」
「沒辦法啊,老闆要求,加油吧,公司的業績就靠你了」
這些Mission Impossible就扔給了HR,最後項目辦好了也全是活動策劃的功勞,砸了就怪請來的員工表現不理想,這鍋最後還是由HR來背。頂著公司上下的壓力和龐大的工作量,這就是公司HR的日常了。
為什麼大公司的HR做的這麼好?
作為一個HR,不時都要面對一些對比,
「你看別人家的HR,一個專案要300人,幾天就安排好了」
「別人家的HR效率多高,他們做完行政工作都到處幫公司找人才」
分工
一般大的企業都有大量的員工,然而HR部門能夠仔細的分工,像 薪酬(Payroll), 員工保險(Insurance)、 簽證處理(Visa Processing)和 報稅(Taxation),每一項都有專人負責,甚至能夠分成一個個小型的團隊。這樣專業性的分工確實增加了處理的效率,但也是十分昂貴的,一個部門需要雇用數十個人,對於中小企來說是十分不現實的做法,許多香港的中小企也只有僅僅不足20個人。
資源
相比中小企來說,大企業在資源上也是拉開了一大段差距,就像是流水線式的「生產」員工,公司提供大量的培訓和指導,讓HR員工在每一個工作上都跟隨指引,機械化的完成各種行政工作。
另外大公司也擁有大量的員工資源,或者有 勞務派遣(Staffing)外包合作夥伴,為公司輸送臨時、兼職或全職的員工。在香港像Nike,Manna等公司舉行一些大型專案、活動的時候也會將這些HR工作外判給一些人力資源管理公司,將專案相關的招募和行政工作轉移給外包公司處理,自己便能將資源集中在活動策劃等工作上,合理分配公司資源。
科技、數碼化管理
有些大型企業或人力資源管理外包企業有用自己一套一站式HR管理方案,能夠將員工資料、薪酬、考勤記錄等資料數碼化,並上傳到一個共用的平臺上方便管理。相比來說,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缺乏整合性,許多資料都需要人手整理和計算,當公司員工越來越多的時候,整體效率也會大幅的下降,聘請更多HR員工也難以解決這個問題。數碼化管理方案能夠有助HR快速存取和管理員工的資料,也節省了人手計算的程式,讓HR工作變得更高效,然而HR便能將資源投入到人才搜尋(Head-hunt)上,畢竟人才是一個成功企業的資本,這也是HR最原始的目的。
作為中小企,需要和欠缺的是什麼?
很明顯,中小企對比大型企業欠缺的就是資源,公司無法雇用大量的HR員工,難以專業的分工處理各式各樣HR行政工作。中小企的HR幾乎能夠接觸到所有HR工作,從招募到離職,到各種行政工作和外聘員工,甚至員工保險和簽證等等,工作內容包含了不同的範疇,又繁複,導致效率難以提升。
管理人力資源可以說是十分繁複以及花費時間金錢,根據國外的調查,美國中小企業平均每年要花費120個工作日處理行政上的工作,就如人力資源管理。作為創新企業和中小企,「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一家成功高效的企業會投放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在戰略發展層面而不是行政工作。這正是現今企業趨向投入自動化以及行政工作外判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在近年來,勞務派遣在香港變得十分普遍。合約員工會與HR公司簽訂雇傭條例,能夠在短時間內為企業提供到大量不同行業、職位的人才。近來有不少企業都喜歡開設期間限定店(Pop-up store,又稱「快閃店」),在特定的地點開設商店或舉辦活動,為期一天到數月不等,成為大量市民爭相前往打卡的聖地。
在日本,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已經成為了一個十分普遍的趨勢,這要歸功於日本勞動力市場的特殊性。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日本市場以臨時工為主導,傳統的長期或終身雇傭制度正在逐漸衰減,造就了超過2000萬的臨時、兼職員工,因而員工派遣在日本市場是十分盛行。
但要怎麼樣才能建立高品質的HR系統呢?
選擇一個行業領先的人力資源外判合作夥伴,熟悉當地市場動態和法例,因為他能為你們企業提供HR方面的建議,解答各種提問,甚至包辦各種繁瑣、耗時的行政工作,尋訪人才。一個優秀的HR合作夥伴能夠為一個企業創造一定的價值,不僅僅是節省了雇用HR員工的費用,而是加快了企業的效率。就如在短時間內為企業項目提供大量臨時員工;為企業減少行政工作,讓企業將時間和金錢集中在更有價值的內容上。
Champ Partners Ltd. 曾與Nike,Manna等公司合作,為客戶的短期活動和期間限定店提供合適和大量的臨時、兼職員工,曾在短期內為大型活動提供超過100位臨時員工,填補了在人力資源上的空缺,協助企業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派遣員工前,管理人員從企業瞭解活動相關的資料並對員工進行統一的培訓,在活動進行的同時安排專員在現場觀察並對突發的情況提供解決方案,包辦了從招募程式到活動結束一系列的行政工作,讓客戶企業能夠將資源集中在擅長的、能夠創造更多價值的地方上。
如果您還對Champ Partners或者人力資源外包的服務想有進一步的瞭解,或者想為您的企業尋找一位HR合作夥伴,歡迎點擊下面的「立即諮詢」獲取更多的資訊。
文章內容和資料只供一般參考用途,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根據政府提供最新頒布的條例為準,本公司不代表任何法律意見。如需轉載文章或內容,請先聯絡我公司或附上本文鏈接,并標明轉載來源。
發佈回覆